   
“五老”群体是我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疫情发生开始时期,三门县关工委领导非常重视、关注“五老”身体健康与参与抗疫情工作,号召全县各乡镇(街道)部门关工委“五老”同志,在充分做好自我保护工作的同时,力所能及地为防疫工作做出应有贡献。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县关工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随着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广大离退休后的老同志看到大家都在为抗击疫情紧张忙碌着,他们心急如焚闲不住了,“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在这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呆在家里隔离啊,我们要在自身健康的情况下,继续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到疫情防控一线去战斗……”。 县关工委老党员、副秘书长陈选来(图中)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积极响应县关工委领导的号召,在海游街道广润社区领导的要求下,于开放式育才小区中另两名党员干部:县发展改革局副局长戴立新(图左)、县交通局领导杨松(图右)一起,组建起临时党支部。在确定上报后的当夜就召开临时支部会议,商讨如何着手做好本小区的防疫工作。同时对小区中的楼层作具体分工,并逐户开展张贴防疫宣传资料,宣传当前防疫严峻形势,排查居住在本小区楼层中的外省、市县居民流动情况。春节以来,他本人21天不脱岗,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与县政府下派的部门支援干部坚守在小区门口值勤,发动老党员志愿者—80多岁的原三门县凤凰山农场退休干部张贤能、70来岁的原村老书记金勇贤积极参加防疫工作。阻止不明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小区;劝导来往居民带好口罩,不聚集聊天、随意外出;清扫小区门口及主用道垃圾、脏物;告知居民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极力宣传县防指的防疫管控政策,安抚居民的情绪。家人劝他这样做太危险,他说自己是老党员,看到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社区干部和各单位来小区支援干部都不怕危险,为我们小区如此忙碌,我怎么能够坐得住,只有大家的安全,才有我们的安全。 三门县横渡镇东屏村关工委五老成员陈武所、陈尚兴、陈德顺,在疫病防控时不惧严寒,天天坚持到村口值班值守,为往来的车辆进行信息登记,对外来的车辆,坚决予以劝返。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规劝大家要听从镇、村安排,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出门走亲访友......他们勿以善小而不为,能为大家的安全做点自己应有贡献也在所不辞。 健跳镇毛张村五老张海根,他是黄金坦粮仓的退休职工,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一名老党员。疫情防控以来,他头戴鸭舌帽、手持指挥棒、身着警示服,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全力以赴奋战防控一线。他与村两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嗓子都说哑了,便想出一个法子,通过报纸、电视新闻收集新冠病毒防控信息,并连夜录制“土味”方言版防疫广播,硬核喊话,呼吁大家少出门、戴口罩,科学应对疫情,发挥老党员的余热,彰显退伍军人的担当。他的电动三轮车也改装成了防疫宣传车,在毛张村内宣传“喊话”的同时,还去东郭片、七市片其他村的卡口宣传,与大家一起携手对抗疫情。 健跳镇中街村尖坑山卡点执勤队伍中有一位73岁,“26年”党龄的林彩超,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在他的身上却散发着“青春活力”,卡点只要一有空,他就忙前忙后给村民搬大米、递青菜、捡垃圾。在他的带动下,每天都有4、5个党员自发地来卡点值班。他曾经连续四天自发值班,从上午6:00到下午5:30,一天连着值班10几个小时,没有叫苦叫累。面对健跳镇武装部长李琦勇的关心,他如是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冲在最前面,大家好,我才好。你们放心,我身体健康着呢。” 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但是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事实上,党员也是普通人,他们身后也是一个个家庭。选择在这时挺身而出,不仅仅因为入党时的宣誓,更因为他们懂得“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明白舍小家、为大家,这是身为党员的职责和本分。 在这场防疫情战斗中,再如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梅法区在防控期间,帮亭旁镇刘家村写防控标牌,上门宣讲防控知识,担任义务宣传员,三门县海润街道退休干部何昌新、海润街道五老志愿者孙良田、县退休教师“五老”志愿者郑有扬、郑志夏、钱贤富、张哲聪等关工委“五老”干部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全力以赴奋战防控一线。他们中有的帮助宣传防疫政策,有的陪同村(社区)入户进行摸排、有的值守防控卡点,有的帮助社区分发防疫物资……他们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充分发挥了县关工委“五老”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本色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