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十大高发诈骗类型(七、八)
发布日期: 2022-04-15 10:07 信息来源: 台州市关工委       浏览次数:

十大高发诈骗类型

七、“荐股” 诈骗手法揭秘 “理财导师”+虚假平台

案件回放

“钱能生钱”是很多人的迫切需求,很多骗子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借助各种平台每天分享期货、黄金、股票投资知识,还时不时地推荐添加微信群、QQ群,邀请你加入他的战队一起赚钱,但其实当你添加这些群,深信着“导师”有钱赚时,他们早已盘算好通过操纵虚假平台数据,让你血本无归了。

浙江新昌的唐女士对一篇介绍投资理财的文章颇有兴趣,便通过文中的二维码添加了“新浪王德才”的微信好友。此人自称是知名投资理财导师的助理,与唐女士交流了股票、理财等投资经验。在对方推荐下,唐女士加入一个讲解投资的微信群,还安装了“毕盛资管”理财软件。

微信群中有位人人敬仰的“导师”,每天都会通过导师群进行免费讲解,给大家推荐好的股票,多数人通过这个导师的指导收到可观的投资收益。唐女士渐渐动了心,也加入了导师群,按照导师的指导,通过“毕盛资管”理财软件,第一次投资2万元便有了可观收益,尝到甜头的唐女士又先后分8笔投入资金76万元,盈利200万元。赚到心满意足,唐女士准备套现,才发现怎么也无法提现,微信也被拉黑。

新昌县公安局接报后及时立案侦查,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16名。1月初,该案已经由法院进行判决。经查,唐某所在的微信聊天群是由诈骗团伙操作的,所谓的群友多数是托儿。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群里只有一根“真韭菜”。

一进股票群,套路深似海。“老师”“学员”都是托儿,炒股软件都是假,只有你是“真韭菜”。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八、虚假购物 诈骗手法揭秘 网络广告+“购物送抽奖”

案件回放

21岁的王某喜欢抱着手机刷快手,去年底她被主播裘某直播间内发布的抽奖信息吸引,便添加了裘某的微信。裘某的朋友圈里经常有各类购物送抽奖活动,声称中奖率百分百。看到丰厚的奖品,王某花1100元购买了化妆品,并抽中了平板电脑。但王某迟迟未收到奖品,联系裘某也未得到答复,王某便向浙江宁波警方报了警。

宁波警方对王某所提供的证据进行研判,认为该主播涉嫌抽奖诈骗。办案民警赶赴广东佛山调查,近日抓获嫌疑人裘某。目前,裘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不轻信、不尝试。

在网络购物中发现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购买,不要将钱款直接转给对方。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