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区关工委聚焦未成年人成长需求,创新推进社区关工委工作,动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等银发人才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以创建“共享奶奶团”为抓手,逐步构建“党组织统筹-关工委执行-银龄力量参与”的三级网络工程,打造“银伢和乐”工作体系,助力全区“一老一小”双龄共养。今年暑假,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办34所“假日学校”,填补“教育真空”,打造代际共融幸福样板。

路桥街道关工委 邀请94386部队官兵以“聆听历史回声 筑牢国防心魂”为题,为青少年普及国防知识,引导青少年刻苦学习、磨炼意志、拼搏进取,激发他们的国防意识,厚植爱国情怀。街道关工委“五老”代表结合自身参军经历,为青少年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


路南街道关工委 组织开展“垃圾去哪儿”主题研学活动,提升“一老一小”环保意识,搭建代际共学的平台。通过走访参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大家了解垃圾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的全过程,让青少年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力量,引导青少年努力学习,勇于探索创新,让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路北街道关工委 分别在洋洪社区、隆湖社区、五洋社区、铭泰社区等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暑期托管班,开设红色宣讲、安全知识讲座、作业辅导、阅读提升、非遗手工体验、科学实验、硬笔书法、非洲鼓、棋类博弈等课程,推广路北街道洋洪社区关工委“共享奶奶”志愿服务品牌,缓解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问题的同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打造更优质的社区环境。 

螺洋街道关工委 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传统文化润童心 携手点亮岙里梦”暑期系列活动。“五老”发挥自身优势,联合专业资源力量,融合传统文化、科学普及、动手实践等多种元素,持续推出科学实验室、非遗造纸术、风竹团扇制作等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增长见识、体验乡土文化魅力。同时,“五老”志愿者在辖区开展安全宣传、巡河等防护措施,为青少年暑期安全筑牢防线。  桐屿街道关工委 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假日学校”系列活动,辅导暑假作业的同时,围绕“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探寻草帽魅力”开展非遗课程,“五老”讲述草帽的由来及工艺,少儿动手设计和制作草帽,在“一老一小”的互动中了解和传承民间草编艺术,增强少儿民族文化认同感。 

峰江街道关工委 在钟洋村、谷岙村、兴源村、万达村等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假日学校”,设置儿童绘画、小主持人、暑期托管等公益课堂。绘画课上,老师讲解绘画相关知识,“五老”代表鼓励引导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寻找创作灵感。“一老一小”的融合发展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暑假生活,帮助家长们解决暑期“看护难”的问题,更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探索艺术、释放创意的舞台。

新桥镇关工委 在金良社区扶雅书院开展暑托班活动,动员银发力量发挥优势,邀请“五老”给孩子们上一节绘画课。活动中,老干部不仅分享绘画经验与技巧,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红色故事与家乡变迁,孩子们则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红色记忆与家乡新貌,在色彩交融中感受艺术魅力。 横街镇关工委 组织开展“假日学校”系列活动,聚焦儿童健康成长。“五老”们充分发挥自身经验与特长,在课堂上通过绘画教学等,弘扬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艺术,实现“老有所为、少有所学”,使党群服务中心变身为乡村青少年的“暑期乐园”,为家长解决了孩子假期看护难的问题。 

蓬街镇关工委 在小伍份村、民里村、浦南村、蓬东村等党群服务中心开展“ 童心护成长 快乐带回家”假日学校系列活动,课程设置红色宣讲、绘画、象棋、轮滑、小主持人、安全教育等内容。“一老一小”积极互动,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通过“五老”的引导,汲取了更多知识。 下阶段,路桥区关工委将继续落实“银伢和乐”八项举措,构建“4+2”服务场景(“思政教育、互助关爱、托育课堂、隔代教育”和“孝心反哺、连心互助”),实现助老、育幼双向服务供给,助力社区(村)“一老一小”双龄共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