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交流 > 县市区关工委 > 黄岩

黄岩区江口街道关工委:谱写各族青少年“三交”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5-09-22 10:49 信息来源: 黄岩区关工委       浏览次数:

    江口街道,镶嵌于黄岩与椒江交汇处的核心经济带,文化多元、生机勃发。这里户籍人口3.5万,外来人口达4万,其中汇聚了2300多名少数民族同胞,各族儿

女在此共居共乐、共建家园,绘就了一幅多民族融合的生动图景。   

正是在这样深厚的共融基础上,江口街道关工委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入挖掘本土资源,持续推动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三交”工作,着力打造“之江同心·江韵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青春成长之路,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深耕文化认同,培育团结沃土

“白石关的古城墙、古栈道曾是抗倭古战场。白石关战役中,唐尧臣与各民族官兵严守阵地,奋力击退倭寇。”在江口街道第二小学,授课老师为孩子们诵读了乡土文化专著——《三江口风物记》。该书系统介绍了江口的人文地理、名胜古迹、人物民俗等,尤其讲述了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互助共融、携手发展的真实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让孩子们了解江口,更在他们心中埋下民族团结的种子。该阅读课将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入学校思政课程体系,筑牢育人根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校园落地生根。   

这一课程实践,正是江口街道关工委系统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生动缩影。为持续深耕文化认同、培育团结沃土,街道关工委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纳入社会宣传、学校教育及单位考核体系。通过制定清晰的责任清单、设置量化指标和动态评估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方参与、责任共担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格局。该机制不仅推动“之江同心·江韵石榴红”品牌深入人心,更促进政策落地与实效提升,实现了民族团结教育与日常治理相融合,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稳定而有力的支撑。   

此外,江口街道关工委还积极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民族团结宣传矩阵,构建起多维度、动态化的宣传机制。街道关工委联合宣传办组建“江小鲤”志愿宣讲队,深入学校、文化礼堂开展主题宣讲50余场;成功举办“创新发展,三江共富——浙江日报全省拍友采风”活动,吸引省内主流媒体人士聚焦森力塑胶有限公司专题拍摄各族员工的共富故事,并以影像方式记录多民族青少年交流场景,为民族团结留下生动注脚。   

优化阵地功能,打造共融家园

台州梦创园是由原老旧水泥制品厂成功转型改造而成的工业风创意园区。近日,该园区的“石榴红”创新实践教育基地迎来了十三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青少年。他们共同参观了园内“工业1.0-4.0”发展历程穿越展览,在沉浸式互动中深切感受工业遗存焕发新生的活化成果与科创文化的独特魅力。   

梦创园“石榴红”基地已成为街道推动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双融双促”的重要标杆。该基地依托深厚的工业底蕴,有机整合工业遗产、非遗传承、数字科技和文旅IP等多元资源,通过“工业遗存+科创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式,为各族青少年搭建起融教育、体验与创新于一体的独特平台。基地常态化开展智能制造体验、非遗手作传承、数字文创设计等系列活动,不仅有效盘活了旧厂区空间资源,也显著增强了各族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与协作精神。   

同时,江口街道关工委借助用互联网+,开拓线上阵地,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多层面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通过“潮起三江口”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文化活动等资讯,全方位打通各族青少年沟通交流的渠道。   

江口街道关工委联合各办系统整合了江口街道的企业园区、生态公园、黄岩石窟等特色资源,配套开发了同心共融系列主题课程,有效凝聚了各族青少年的情感共识。各阵地通过常态化开展科技创新、文化体验等多样化活动,持续吸引各族青少年积极参与,为他们搭建了坚实的交流交往与共同学习平台。

深化民族情怀,联通心灵桥梁

“原来黄桃罐头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太有趣了!”在浙江台州一罐食品有限公司,参加江口街道研学活动的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2025年暑期,街道关工委组织各族青少年走进多家现代化企业,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深入车间感受智造魅力。   

江口街道研学课程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在企业车间感知智能制造的脉搏,于江口老街体验宋韵非遗的技艺,去石窟深处探索地质演变的奥秘……孩子们在这场文化科技之旅中,充分感受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   

为进一步持续推动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三交”工作,2025年暑假,江口街道正式启动梦创园旧厂遗址艺术季暨“幸福永宁”主题研学活动,围绕“宋韵美学雅集”“自然地质探秘”“红色工业记忆”“城市幸福观察”四大主题路线,打造出一场多元融合、寓教于乐的“民族团结研学嘉年华”。活动共吸引400余名各族青少年积极参与,他们不仅在丰富多样的实践中度过了充实假期,更在互动协作中增强了文化认同与科学素养,实现了身心成长的双丰收。   

除了精心打造的研学主题路线,江口街道关工委还积极与台州市青少年宫开展“宫地”融合办学合作,在本地设立“家门口的青少年宫”,并以“江来小匠”系列活动为载体,切实打通服务各族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该青少年宫设有民族文化展示区、技能实训区等多个功能区域,集中呈现多元民族文化和交往交流成果。目前已开设30余门课程,累计服务各族青少年超过3000人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